16小时1500公里的生命时速:一场守护“早到天使”的温情救援

4月7日11时20分,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警报骤然响起——酒泉市人民医院一名胎龄仅35周+6天的早产儿出现严重呼吸窘迫,血氧持续下降,急需转运至甘肃省儿童医院。这个体重不足5斤的小生命,此刻正面临着人生的第一道生死关。

接到求助后,我中心立即启动危重患儿转运预案。拥有丰富转运经验的急救医生杨晓东与驾驶员冯磊、漫治锐组成“移动ICU”团队,联合省儿童医院医护力量,携带专用新生儿转运系统紧急出发。在30分钟内完成了新生儿专用转运系统的全面检测以及转运温箱、便携呼吸机和急救药品等物品准备。

穿越河西走廊的征途充满挑战,医护团队每15分钟就需要调整一次呼吸机参数,实时监测血氧波动;驾驶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导航系统协同规划最优路线;院内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全程指导,提前准备接应。当夜幕降临,转运车内的无影灯成为戈壁滩上最亮的星。

16小时1500公里的生命时速:一场守护“早到天使”的温情救援

历经16小时昼夜疾驰,朝阳还未升起,这个脆弱却顽强的小生命终于平安抵达省儿童医院NICU。监测数据显示,途中患儿血氧饱和度始终稳定在安全阈值,创造了长途转运的医疗护理典范。

这场跨越半个甘肃省的救援,不仅展现了“院前急救—途中监护—院内救治”的无缝衔接,更见证了多学科团队用专业与温情筑起的生命防线。目前患儿已脱离呼吸机支持,救治团队正持续进行精细化治疗。正如参与救援的杨晓东医生所说:“每一次转运都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,我们只是用1500公里兑现了这份承诺。”